陳振慶半身照1.JPG

沏一壺人生 蘆峰茶的底蘊清香-陳振慶(新星茶業)

 

  人生近七十年都在蘆竹生活,陳振慶對此地的變化瞭若指掌,在帶我們前往茶園的路上,他指著附近林立的鐵皮工廠說:「這裡以前都是茶園,但現在都改種『鐵觀音』了。」語氣充滿無奈。附近除了鐵皮屋,也在龐大利益的驅使下,興建許多高爾夫球場,對於靠天吃飯的農人而言,水土和生態不只是教科書上的議題,而是跟生存密不可分的重要命脈,「我能做的,就是把自己能顧的顧好,並且教育我的下一代,要重視這些事情。」

 

起落興衰 外銷優勢逐漸消失

  桃園蘆竹,早期為蘆竹(蘆葦的一種,高度數尺長,葉細長且尖,形狀似竹)叢生之處,開墾先民以此為料建屋立村而得名,因此不難想像本地氣候的溫暖濕潤。全區有三分之一是峰谷相間的丘陵,且紅土地質利於排水,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,成了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,日治時期以來就是外銷茶葉的重要產區。

 

  出身製茶世家的陳振慶,自小就跟著祖父在茶園間遊戲、學習,大半輩子都投身於茶產業的他,說起臺灣茶業興衰史煞是[u1] 生動:「以前日本對綠茶的需求大,四、五十年前我們常常一天的出貨量就高達一整個貨櫃!」後來因為臺灣經濟起飛,工資提升,大量勞動人口轉向工商業,茶葉的生產成本跟著水漲船高,價格優勢逐漸被其他東南亞國家取代,過往外銷市場的榮景不再。

 

轉型契機 定位走向品質精緻化

  為了突破困境,蘆峰茶也因應時勢積極轉型,既然人力流失已成定局,那就以機器採收取代傳統的人工採茶;既然價格不再能跟別人比便宜,那就改以品質拚勝負。走進陳振慶的家,牆上大大小小的匾額映入眼簾,幾十年的獎項累積起來相當可觀,「我們到處去比賽不是為了得獎,而是去見習、觀摩別人的優點,種茶跟製茶的技術都要靠自己不斷學習,品質才能更上一層樓。」

 

  眼前一派清閒,不斷替我們沏茶、添食,看似尋常老農的陳振慶,談起食品安全,觀念可是相當新穎,「其實我常常在跟我們親朋好友講,買菜呢,不是說你去跟那些自種自售的人買就一定好,我們做農講求良心之外,也要懂很多知識,像施肥或是使用農藥,到底哪些是規範內可用的,用量、用法又是如何?如果不知道這些,種出的東西怎麼會安全!」

 

產銷履歷 農業永續生存之道

  加入產銷履歷對他來說並非受限,反而是多了提升產品價值的機會。在茶業改良場及產銷班的輔導之下,以有機肥料代替化肥,並參加安全用藥講習,學習合理化施肥的技術與知識,因此茶葉的品質與安全都禁得起考驗,而產銷履歷標章則呈現了這一切,讓重視食品安全的消費者能找到高品質又安全的茶葉。

 

  茶葉品質好,生意自然有人光顧;消費者支持對的理念,農夫就能繼續以優良農法生產。對陳振慶來說,產銷履歷能讓堅持好品質的品牌商家競爭力加成,也能潛移默化地教育民眾正確食安觀念,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。

陳振慶產品照.JPG

arrow
arrow

    產銷履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